为什么会出现太监?为什么会出现太监这个职位

2023-01-12 21:22:47 654 0
奇闻观察室

为什么会出现太监?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因为古代男人的地位比较低,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女人掌权,而太监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皇帝解决很多的麻烦。但是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太监却不一样,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甚至可以说是清朝的第一太监。这个人就是李莲英。李莲英是在慈禧太后死后才出现的,当时的慈禧太后已经病入膏肓,根本没有办法治疗,所以只能让李莲英代替自己去处理朝政。

为什么会出现太监?为什么会出现太监这个职位

一:为什么会出现太监制度

“悲莫痛于伤心”,“诟(耻)莫大于宫刑” ——司马迁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因为李陵事件得罪汉武帝刘彻,惨遭宫刑被阉割,受此奇耻大辱的刑罚,司马迁悲愤之极。

太监一词的出现是隋唐以后的事情,隋唐之前称为宦官,古代宫廷受过宫刑的寺人被称为宦官。

历史上最早记录太监的并不是中国,而是公元前21世纪生活在西亚的苏美尔人。

司马迁墓

我国的宦官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和各个诸侯国大部分也都设置了宦官。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宦官制度更加的完备,且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势力,对朝廷的政治和朝局的变化有着特殊的影响。

第一个比较出名的宦官就是秦王朝的赵高,指鹿为马、残害忠良导致了秦王朝的快速衰落及灭亡,西汉时期借鉴秦灭亡的教训对宦官势力进行限制和打压,到了东汉就控制不住了,外戚的崛起,皇帝利用十常侍宦官集团牵制外戚导致宦官势力的快速崛起,东汉的政治长期陷入混乱。

混乱了几百年直到隋唐“封建”王朝才稳定下来,安史之乱后宦官的势力开始膨胀,其实这样的隐患从唐玄宗时期的高力士就开始有,曾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故深得玄宗宠信,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开始衰落,但宦官势力开始膨胀,甚至一些宦官开始掌握军权,宦官专政几乎贯穿了整个唐朝中后期。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是一个对权力很敏感的人,是一个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制度设计上就限制了宦官的权力,以祖宗之法来教育后代不得宦官干政,宦官在始终在宋朝属于弱势群体,权力最大的就数的上宋徽宗时期的童贯,但那也是由于蔡京的包庇,本质上也是蔡京的狗腿子,并不能和文官集团所抗衡。

高力士给李白脱靴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立的中原王朝,保留了大量本民族的特色,所以太监制度学习的不到位,所以太监们也一直没有折腾起来,到了中后期不断汉化的时候才有所发展,而且还引进了许多朝鲜高丽的宦官。

明朝是太监们最有面子的王朝。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权力也非常的敏感并且充满了防备,当然也包括太监的势力。应该是朱元璋管得过于严了,他的子孙后代彻底放飞了自我,宠信和重用太监,太监成为了明朝政治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

明朝初期,太监毕竟是一个大部分人不想从事的职业,而朝廷的政务繁忙,需要许多太监。为了弥补太监的供应不足,当时的明王朝就直接把战争的俘虏给阉割了送到宫里当太监,航海家郑和就是这么当上太监的。

郑和的家族据说是色目人在明王朝征服云南的过程中被俘虏,然后就被割了,那个时候郑和的年龄还小,估计也没有体验过正常男性的乐趣,对明王朝也没有太多的仇恨,一直对于明王朝忠心耿耿。

郑和下西洋

从朱棣开始宦官就开始受重视了,永乐十八年设置东厂,成化十三年设置西厂,宦官的特务统治成为了明朝的特色,太监的权力也就扶摇直上。明朝出名的太监太多了,王振、汪直、冯保、刘瑾、魏忠贤......都是权倾朝野,明清的太监都奉全真教的丘处机为祖师爷,因为据说丘处机为了修炼而自宫。

《清碑类钞》记载:“十九日,游白云观。观,元之长春宫也,为城外巨刹,花木甚多。俗称正月十九为燕九,亦称阉九,又称会神仙。前数日,游人已多,而阉人火,以元代丘处机乃自宫也。”

除了为了自己修炼,去除心魔、修身养性而自宫的说法,还有成吉思汗曾经赠予丘处机一个美女,丘处机自宫以表示谢绝的说法。

清人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记载:“元太祖以宫嫱赐丘长春,逼使污之,长春乃自刃其势,以示不得污”。

清人俞樾《茶香室三钞》记载:“元太祖尊礼丘长春,欲妻之以公主,遂自腐以告绝,其日乃十月九日。”

清朝的统治者更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满清的统治者借鉴汉文化的制度,学习汉文化的精髓,整个清王朝的皇帝大部分非常勤政,对于宦官干政这样的大忌烂熟于心。所以太监始终都是在宫里干苦力的,即使是晚清著名的大太监李莲英也不得插手一点国家大事。

大太监李莲英

清朝灭亡后,太监制度也走向了衰亡,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太监制度正式走向灭亡。

明朝也好,清朝也好,太监都是穷苦人出身,被生活所迫,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父母主动的,自己养着费劲。把孩子送到宫里,自谋生路,大多数都是10岁左右就被净了身,李莲英就是8岁净的身,9岁进的宫,想想其实也是非常凄凉的。

那一般当太监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就以清朝举例。

从事阉割手术的人叫做刀子匠,发展到清朝就已经非常专业了,都是祖传手艺,而且都有官方的背书。刀子匠的手艺和技术一般只在本家族内部世代相传,一般不传给外人。

清朝宫廷的太监人数一般在2000人左右,最多的时候也不超过3000人,比明朝上万人的太监队伍要少得多,而且清王朝规定,太监必须是汉人,清朝大多数的太监是从现在北京的郊区和河北的环京的穷苦人家招募的。

现在河北的大城、青县、河间和北京郊区的昌平、大兴、平谷都是集中出太监的地方,大太监李莲英就是直隶顺天府大城县(今廊坊大城县)人。

发展到清末光绪年间,在京城从事阉割制造太监的行业中,出现了两家垄断大户:南长街会计司胡同的“毕五”和地安门内方砖胡同的“小刀刘”,他们经过多年的技术总结和行业积累,做到了行业顶尖。

在那个卫生水平不高的年代,从事阉割手术,风险还是非常的高,失血、伤口感染、破伤风......一个没有处理好就有可能丧命,据说行业顶尖“毕五”和“小刀刘”能把死亡率降低到4%,在那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愿意进宫净身做太监的,很多时候得有引荐人,由有地位的老太监引荐。然后据说要凭证人立下“婚书”,把自己当成女人嫁到宫里,最重要的证书是立生死文书,还得找好几个证明人。写明是自愿净身,手术过程中无论生死和他人无关。毕竟阉割的死亡风险还是非常高的,日后万一出身阉割工作室也没有官司的麻烦。

费用的话大概8两左右不等的银子大概现在5000块左右,就这许多穷人家也一下子拿不出来。这个时候就要立下契约,等孩子进了宫,从每个月的工资里面去扣除。

去的时候要带一瓶酒和一个猪头或一只鸡当初礼物给刀子匠,还得带一些个人用品毕竟做完手术得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带上一个月左右的口粮,和一些床上用品,褥子垫子等等,许多人都带一些秸秆铺在床上,毕竟穷。

手术前喝一碗猪苦胆汤起到麻醉作用,还要把大腿一直拍打,使得下半身疼痛产生麻木减少手术时候的痛苦,手术前,刀子匠还要再确认一下:是否自愿净身,如果后悔还来得急。担任介绍人的太监照例还得把《自愿阉割书》读一遍才能开始。

手术的时间一般选在春末夏初,这个时候气温冷热适中,蚊虫也少。手术前几天不能饮食,以后手术后排泄污染伤口,所以手术前要排干净。受割的人被蒙上眼睛,脱尽衣裤,手脚绑得结结实实,活像—个“大”字。还有人抓牢他的头,抓紧他的肩膊,压着他的腰部,为的是防止他因痛极拼命、流血过多而死亡。

手术刀用火烤一下子就算是消毒了,手术结束后,用麦秸插入尿道,用热胡椒水把被阉割的部位给清洗,消毒,杀菌。手术后前几天也不能喝水,也是怕污染伤口,还要故意偎脓长肉,这样伤口才能平复。净身与疗养前后需一百天左右才能完全康复。

被割下来的东西,刀子匠要像宝贝一样地收起来,被净身的无权要回,统统归阉割工作室保管也有说让父亲拿走的。刀子匠事先要准备好一个容器,里面放上石灰。把宝贝整齐地摆好,用石灰吸干水分,为了防止腐烂,然后连同净身的契约放到容器里面,再用大红布把口捆紧挂在房梁上预祝步步高升。

还有一种被称为“特殊佣妇”的太监制造专家。有些父亲如果决定自己的儿子长大后做太监的话,孩子还在襁褓时,便特意雇请一个特殊佣妇来照料孩子。特殊佣妇兼擅一种特别手术,即轻巧地搓揉婴儿的小睾丸,每天3次,每次用力捏到婴儿痛楚啼哭为止,并且慢慢增加力量,这样,渐渐地破坏他的生殖机能。因此,经过这种残忍的手法后,孩子的生殖器便渐渐萎缩。

阉割刀

还有一些特别穷苦的人家,实在付不起阉割手术费的,又实在特别想当太监的,只能自己动手阉割了,其实这样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民国太监孙耀庭回忆起被他的父亲动手阉割的悲惨经历,说得非常生动。

屋里平摊着一块门板,板上铺着一床破棉絮,一头放着我的小枕头,下半部垫了厚厚一层草木灰,上面用块破布盖着。爹泪花花红着两眼,一边让我脱光裤子躺在上面,一边拿着根粗绳儿,哽哽咽咽地说:“金子……爹对不住你!我……得先把你捆上……才好动手!” “爹,我不跑!” “乖孩子……爹……知道你……不会跑……爹是怕你……疼得……受不住……” 我壮着胆说:“爹!要捆,你就捆!你只管动手,我不……不怕!”

爹像发疟子似地两手颤抖着,把我结结实实捆在门板上,又用块黑布条儿给我蒙上眼睛。说实在话,临到这份上,我真怕了,一时心像打鼓似地跳,汗一会儿就湿透了小褂,爹的动作引起的每一个响动,都使我全身发出一阵阵抽搐。只听爹呜咽着说了声:“乖孩子!你大声……喊吧……”说时迟,那时快,我只觉得爹的手在我裤裆抓挠了两下,随后下身一阵钻心似的疼痛,顿时眼前一黑,人事不省……

不知过了多久,后来我妈告诉我,整整有3天我一直发高烧、说胡话,时而清醒一阵,听见过妈的号啕声,但我张不开口,说不出话,不知自个儿是不是还活在这个世上,只觉得口里又干又涩,全身筋骨像散了架一样。 爹照着别人教的方法,给我动了这种手术以后,在我尿道里插了根鹅毛管子,怕的是伤口的肉芽儿长死了,撒不出尿,又得动第二次手术。爹后来还告诉我,割了阳物以后,不能让伤口很快地结疤,要经过100天,在这期间要时常换药。说是药,其实不过是涂着白蜡、香油、花板粉之类的棉纸儿。每回就为换这棉纸儿,总是把我疼得死去活来。

太监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下产生的怪胎,不仅仅在中国,朝鲜、越南、古埃及、古罗马.....都有详细的记载。

古代的君主,为了保证自己妻妾们保持绝对的忠贞,保证子孙后代血统的纯正。另一方面宫廷的许多重体力活还得有人干,所以把这些男奴仆变成阉人,太平天国就是没有掌握阉割技术,阉割了许多男童,全部感染死人,所以他们的宫里面都是宫女在干活。

太监都是一些出身穷苦的人没有办法才从事的职业,太监虽然名声不好,但太监里面和正常的人群一样都有好人也有坏人。大部分的太监其实在宫里面是很苦的,只是有一口饭吃,每天干各种体力活,能够八面玲珑深得皇帝信任的还是极少的,本质上他们就是皇帝手下一个没有尊严的奴婢。

他们都是出身很可怜的人。

太监相对比较长寿也是太监的一个特点,上面说的那个太监孙耀庭活到了94岁。一般在动物界雌性动物一般比雄性动物活的时间比较长,睾丸激素分泌过多会影响动物的免疫力,男人被阉割之后,也就不再产生雄性激素了,这也是太监长寿的一个解释,但其实太监患精神疾病的概率还是不小的,毕竟受人们歧视,没有社会的认可度。

随着全世界君主专制的解体,没有人性的太监制度也随之解体,成为了历史,再也不复还了。

二:为什么会出现太监这个职位

在我们的观念中,太监和宦官有什么区别呢?长期以来,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太监就是宦官,这两者毫无差异,但其实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太监和宦官是毫不相干的两个职位。

我国的历史上,宦官出现的时间比太监早很多,据相关了解,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宦官。“宦”字在古代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它是象征着围绕帝王星座的四颗星星,待在帝王身边服侍帝王的人被称为“宦官”。人们取这样的一个名字,也是为了使宫廷内的管理方便一些。三国时期,很多宦官的选择都是精挑细选出来,从寻常的百姓家挑选出优秀的小男孩,把他们带到宫里之后,年长的宦官便开始对他们进行培训。能够当上宦官的人都需要进行重重的选拔,能够通过考核的人才有资格服侍帝王。

在众多的宦官之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受了“宫刑”,那些从小就被挑选出来的小男孩是没有净身过程的,只有一些少数是从受了宫刑的犯人中挑选出来。那时候的宦官主要是照顾帝王的生活起居,秦国较为出名的一个宦官就是嫪毐(lào ǎi),因为得到太后的赏识飞黄腾达,后来还当了官,但他就是没有受过宫刑的一个。

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直到东汉时期才有相关资料记载,实行“宫刑”才能成为宦官的条件。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时期才出现,当时它代表了一个官职,就是少府监、太府监等机构的带领人,这些被称为“太监”或者是“大监”。

明朝时期,朱元璋设立了专门的宦官机构,根据不同等级分为少监、中监和太监,这个时期的太监一定是宦官,但是宦官不一定是太监。直到清代时期,宦官彻底被取消,太监全归内务府管理,全部统称为太监,这时候的宦官和太监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宦官和太监有什么区别?两者原本毫不相干,只是随着演变成为有关系的称谓,却被我们误会这么多年

三:银狐为什么太监了

因为他外号大总管,也就是大内太监总管,他用各种理由让小说烂尾,真的让老粉丝们很抓狂。

四:魏渊为什么当太监

诸葛亮首先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说明先帝创业的艰辛,然后根据刘禅的弱点提出三项建议:

(1)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2)提出赏罚严明,宫中府中俱当一体,赏罚不宜偏私。

(3)亲贤臣、远小人,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复兴汉室的必备条件。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报国之心,或呈献攻城掠地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惟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粲然于文苑。

诸葛亮上《出师表》是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率兵北伐之时。这时蜀偏居一隅,国力疲敝,又“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振兴汉室、一统天下的遗愿,“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了南方,有了较巩固的后方,并抓住了曹魏兵败祁山、孙吴兵挫石亭的时机,挥师北伐,拟夺取魏的凉州(今甘肃部分地区),向后主刘禅上了两道表文,“前表开守昏庸,后表审量形势”,即出名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这里谈的是《前出师表》。

诸葛亮自刘备于公元207年“三顾茅庐”后,即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以完成统一大业。经过长期奋战,使寄寓荆州的刘备,一跃而为与魏、吴对峙的蜀汉之主,雄踞一方,到公元221年刘备即帝位。公元222年吴蜀彝陵之战后,刘备败逃白帝城,次年病死。刘备“白帝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业。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诸葛亮无比信赖。诸葛亮回答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吩咐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继位,即后主。刘禅黯弱昏庸,亲信宦者,远避贤能,胸无大志,苟且偷安,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主张出兵击魏,侃侃陈词,力排众疑,申明大义以拯其愚,吐露忠爱以药其顽,既有政治家的眼光,又有军事家的头脑,且严守人臣下属的身份。

《出师表》前半部分是临行时的进谏,后半部分乃表明此行夺胜的决心。刘禅虽为蜀主,而蜀之安危成败,实系于诸葛亮之身,因而率众出征时,当促使后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正确的观点,采取得力的措施,才能保证前方顺利进军;同时表明自己忠贞死节之心,既是自勉自励,也是预防小人惑主。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三项建议:广开言路,执法公平,亲贤远佞。这三项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为了治愚医顽,作者在行文上颇费深思。

由势入理,起笔峥嵘。表文第一节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可是却从形势叙起,这能起振聋发聩的作用,又能激发继承遗志的感情。表文开笔即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深痛刘备壮志未酬身先死,深诫后人继承父业不可废,以追念先帝功业的语句领起,至忠至爱之情统领了全文。继而以“今天下三分”,点明天下大势,逐鹿中原,尚不知鹿死谁手;复直言“益州疲敝”,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笔势陡峭,峥嵘峻拔。在凸显形势的情况下,垫以“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他们不忘先帝恩德,不改对后主的忠心,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还是有依傍的,有力量的,有希望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的建议,规劝不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表文将是否广开言路,从关系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谈,从关系忠于先帝的高度来说,使人闻之惊心,思之动心。如果表文只是一般地申述广开言路的意义,平平道来,那对一个昏聩愚钝的君主来说,显然是不会有多大触动的。

由主而次,肌理缜密。以情动人,更要以理服人。说理应主次分明,先后有序。表文主要是向后主进言的,因而首揭“开张圣听”,以打开进言之路。在打通了忠谏之路的前提下,再言执法公平、亲贤远佞两项。谈执讼公平,又先总提“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继而就宫中、府中两方面分述之。分述时,又切紧“开张圣听”的精神,宫中之事,向郭攸之、费、董允这些志虑忠纯之士请教,而且要“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则“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对于府中之事,向“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向宠请教,“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也“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最后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问题。三项建议,既可独立成项,又相互关联。广开言路,是开的忠谏之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广纳郭攸之、向宠等人的良言,才能“昭平民之理”,不让奸邪得势,造成内外异法,赏罚不明。君主昏庸,主要就在于贪于私欲,蔽于视听,昧于事理,因而忠奸不分,贤愚不辨,是非不清,赏罚不当。诸葛亮针对后主宠信宦官黄皓,无视创业勋臣的毛病,对症施药,又说得委婉深曲,入情合理。所列三项,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心。严密的说理,再愚的人也会得到启发。

由近及远,思路开阔。表文为了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和“倾颓”的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促使后主亲信贤臣,并以“汉室兴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由近及远,借古鉴今,成败并举,显得衢路交通,经纬成文。

诸葛亮因为后主是个“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昏庸之徒,理要说得明,语又不可用得重,既要循循善诱地开导,又要不失臣下尊上的分寸。因而以“形势”使对方震动,明示已临“危急存亡之秋”,如不励精图治,势必国破身亡;以“情感”打动对方,连呼先帝,声声热泪,其业系先帝首创之业,其臣为先帝简拔之臣,其将为先帝称能之将,怎不光先帝之遗德,竟先帝之遗业;以“措施”教之,告知治国理政的具体办法,切实可行,行必有效;以“事业”励之,告诫后主要完成“先帝创业未半”的业,使天下归一,汉室兴隆,促使他有远大的抱负,完成千秋大业。表文从各个方面规箴后主,情真理足,词婉心切,因而虽属奏章表文,却感人至深。

表文的第二部分,由叙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进而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也写得慷慨深沉,动人心魄。

由人到己,文势跌宕。表文从第一部分的进谏,到第二部分,忽以“臣本布衣”起笔,另入蹊径,别开生面。叙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历数先帝之殊遇,——一是三顾茅庐使之出山效命,一是倾覆之际使之出任丞相,使之由布衣身份一跃而为极位重臣,由躬耕隐士一举而成三军主帅。这一节叙述,好像是逸枝衍蔓,与上下文联系不紧。其实,它与上下文貌分神合,明疏实密。这是因为:第一,追溯二十一年的殊遇,披露感恩戴德之情,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谏,叫后主听来觉得舒徐入耳。第二,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作为后主不忘先人之业的榜样,进一步启发后主奋发图强。第三,二十一年不平凡历程,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其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第四,写出先帝的榜样,不以孔明“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茅庐,事不分大小,悉以咨之,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仍委以重任,可见他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叫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第五,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今后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余力不遗,使后主托之以讨贼兴复之任,且可免因率师北伐,小人进谗而不予信任,坏了大局。诸葛亮的这段叙述,系进一步打动后主的心,乐于接受前面的进言,又是临别时的表白,实有深衷曲意。文章由进言转而为自叙生平,宕开了笔墨,使文势波澜起伏,更为可观。

由叙而誓,推上高潮。表文继叙二十一年遭际之后,续述白帝托孤后的心情、工作,进而表明北定中原的决心。前面的论世、进言、抒情,到此结穴,出师表文的特点由此完全挑明。追言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说明这次出师的思想基础。“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指出这次出师的物质准备。在充分叙说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警拔爽截,铿铿振响,熠熠生光。《出师表》至此才径言出师,切入本题。前面的进言,是为了保证有出师的条件,中间叙事,是说明自身具有出师条件,至此两线归一,提出宜乎出师,也就如瓜熟蒂落,孕足而娩。

归纳前意,总绾全篇。表文结束之前,将出师与谏言两层意思拢合一起。一方面提出“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另一方面还提出“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主动领受任务,并表示如失职,甘愿受罚,以显示“平明之理”。最后还不放心,谆谆告诫,要后主“深追先帝遗诏”。先帝临终时训示后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最后又回复到“开张圣听”的问题上来,可见修明内政与北伐胜败的关系。这也就将前面两部分内容,沟通了内在联系。

表文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作结,其声呜咽似泣,其情沛然如注,勤勤恳恳之态如现,耿耿忠心尽袒。

“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惜诸葛亮此行未能如愿却先逝世,后人对此颇多惋叹。杜甫曾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宋代文天祥身陷囹圄,还高唱“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正气歌》)陆游更是多次提到《出师表》:“《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台》),“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状》),“《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总之,这道《出师表》,因其深情厚意寄翰墨,忠肝义胆照简编,一直为人所乐道。

《出师表》能写到如此地步,决不是偶然的。文章皆有所为而发。时当北伐在即,作为主帅的诸葛亮要向君主上一道表文,他不是作为例行公事,而是从北伐的全局上考虑,只有后主修明政治,才能保证北征顺利,因而先进安后之言,再表夺胜决心。表文又极为注意收表对象的特点,因而决不是一般的上条陈,列述方策,而是熔议论、叙事、抒情于一炉,启愚矫顽。诸葛亮是后主的丞相,又是受“托孤”的对象。他给后主上表文,既不宜用训斥的口吻,又不便用卑下的声气,写得不卑不亢,方为得体。尤其文中连称先帝,最为合宜。全文称先帝凡十三次,显得情词十分恳切。诸葛亮自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确实“诸葛一生惟谨慎”,细玩本文,从虑事到措词,无不体现了“谨慎”精神,这也是此表被之为“至文”的重要原因。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54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