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政变的人下场为什么很惨?神龙政变为什么没有抵抗

2023-01-22 00:16:11 587 0
奇闻异事录

神龙政变的人下场为什么很惨?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逝,李显继位,唐中宗李显成为傀儡皇帝,韦后、安乐公主等人开始专权,朝政大权被她们掌控。韦后、安乐公主为了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断拉拢大臣,甚至将自己的亲儿子李重茂立为太子,这样一来,她们母子二人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垂帘听政了。公元710年,武则天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显,自己退居幕后,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

一、李旦为何将武三思暴尸?

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武则天称帝后成为宰相。李旦上位了之后,直接就将这个武三思父子直接斫棺暴尸,夷其墓。原因如下:

神龙政变的人下场为什么很惨?神龙政变为什么没有抵抗

1、杀害李家宗室

垂拱四年(688年),武三思以韩王、鲁王与越王、琅邪王等通谋等借口,尽杀其党羽,为武则天称帝扫清道路。

2、巴结男宠淫乱宫廷

每当薛怀义骑马出宫时,武三思和武承嗣便在旁边伺候,比奴仆还要恭顺。后来以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为男宠。武三思和武承嗣二人一如过去巴结逢迎。

3、染指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颇有文才,早在武则天时,就与张昌宗有暧昧的关系,与武三思暗渡风月。

4、与韦皇后私通

武三思与婉儿、韦后之间的污秽行为,在宫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只有李显一人眼昏耳聩,不闻不知,还把武三思引为知己,视为心腹。

5、杀害朝臣

李显之女定安公主的驸马王同皎不忍心看到武三思淫乱后宫,暗中召集壮士,准备除掉这个祸害。诗人宋之问向武三思告密,多人被杀。

6、假传圣旨设计夺权

武三思与韦后商议后,决定由婉儿草拟一道诏书,命令周利贞以代理右台御史的身分,带着婉儿发出的假圣旨前往各地杀害神龙政变的五人。

二、武则天老病垂危,李显迟早即位,为何五臣还要冒险发动神龙政变?

优质答案1:

神龙政变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正是因为有了神龙政变,才让唐朝原本逐渐模糊的政局变得明朗起来,可是从古至今,依旧还有很多人比较疑惑,认为神龙政变是没有必要的,事实上真的如此么?

神龙政变发生的时候,武则天已经是一个81岁的老人,并且早已经在狄仁杰的劝说下将李显弄回来立为太子了,可以说只要不出意外,李显继位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为何还要冒着危险发动神龙政变呢?主要原因就是出现了意外。

为何要发动神龙政变

武则天篡权之后,最开始阶段是打算扶植武家来当自己接班人的,比如武则天对贺兰敏之的不断重用就是最为明显的证据,可惜因为武则天杀害了贺兰敏之的母亲以及妹妹,所以贺兰敏之怀恨在心,一直找机会报复武则天,终于促使两人之间的关系破裂。

贺兰敏之被杀之后,武则天继续扶植武家势力,幸亏狄仁杰出面劝诫武则天,对她说“自古以来只见过儿子祭拜母亲的,却从来没有见过侄子祭拜姑妈的特例”,狄仁杰的一番话,让本就有些犹豫的武则天下定决心传位于自己的儿子李显。

李显被武则天接回来立为太子之后,本来一切事情都基本算是稳定了,要是不出意外,李显就可以正常继位,奈何就在这种关键阶段,出现了一系列意外,让大家不得不重新审视当时的利弊。

这个意外来源于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以及张易之,在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被杀后,武则天和御医沈南缪之间有过一段不清不楚的关系,可惜御医毕竟年龄大了,经不住武则天折腾,没有多久便去世了。

御医去世后,武则天很是孤独,女儿太平公主看出了武则天的孤独,就借机将自己的男宠张昌宗送给武则天以讨好她,张昌宗年轻力壮,而且长相威武帅气,深受武则天宠爱,后来张昌宗也许是身体吃不消,还将自己弟弟张易之一起推荐给武则天,从此以后就是兄弟两人一起伺候武则天了,武则天在两人的伺候下,每天都不亦乐乎。

当时的武则天已经年老昏庸了,每天只知道和张昌宗兄弟一起玩耍,很多朝中大事都全权交给兄弟两人去处理,刚好兄弟两人也不是什么善类,两人在帮助武则天处理政务的过程中野心逐渐增加,后来居然产生了篡权的想法。

眼看着张昌宗兄弟两人权势越来越大,从小就被武则天吓破胆的李显,立马就去找到武则天,请求武则天封张氏兄弟为王,幸亏武则天当时尚有一丝理智,没有按照李显等人的意思操作,要不然张氏兄弟估计会变得更加嚣张跋扈。

在张氏兄弟逐渐掌权的过程中,武家后人也看到了希望,立刻站队到张氏兄弟这一边,他们想要借助张氏兄弟之手铲除李家后人,比如李显的女儿以及女婿,因为在私下讨论了一番张氏兄弟的丑事,就被他们直接将其逼死。

有了一次这种事情后,张氏兄弟更加明白李显的态度了,李显就是一个实打实的胆小鬼,即便自己女婿以及女儿都被张氏兄弟逼死,李显依旧屁都不敢放一个,要知道当时他可是太子,只有他才有足够的能力与张氏兄弟争权。

一边是李显的软弱,一边是武家后人以及张氏兄弟的嚣张,眼看大家共同努力刚刚抢回来的政权,就要在张氏兄弟手上出现意外了,朝中支持李家的大臣都开始纷纷想办法处理此事,在这些大臣当中,已经八十岁的宰相张柬之成为领头人。

他们当年都曾受恩于唐高宗李治,所以对抢回李家政权一事更加卖命,到了这种关键时刻,要是这些老臣再不动手,恐怕大权将会再次旁落,这样的结局谁也不想看到,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张柬之等人决定通过发动政变的方式铲除张氏兄弟,将政权抢回到李家手上。

从当时发动神龙政变的真实情况来看,其实神龙政变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铲除张氏兄弟,抢回皇权而已,至于说后来逼迫武则天退位,完全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了,毕竟最开始阶段大家没有这么明确的想法。

究竟是谁发动的神龙政变

前边就说了,产生发动神龙政变想法的是张柬之等忠于李唐的老臣,并非李显,至于说为何后人会认为神龙政变是李显发动的,主要因为这场政变中李显是最大受益人,可以说他完全就是躺赢的,为何这么说呢?我们继续详细分析。

张柬之等人筹备好政变之后,想要找一个发动政变的最佳理由,这个理由明显就应该有李显出现,借助李显的太子身份铲除张氏兄弟,一切才会显得合情合理,同时也会获得更多大臣的支持。

可是当张柬之等人安排李显的女婿王同皎去请李显出马的时候,李显居然吓得腿软无法行走,坚决不愿意出面,最后还是王同皎骂了他一顿,李显才勉强答应下来,可是要走的时候又因为腿软无法上马,还是王同皎将他抱上马,李显才能跟随大家一同前往长生殿。

这场政变计划到这一步,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因为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是支持李显的,再加上还有李旦父子以及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的支持,神龙政变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大家带着李显进入玄武门,浩浩汤汤向着长生殿而去。

大家去到那里的时候,张氏兄弟正打算逃跑,结果迅速就被大家铲除,张氏兄弟被杀之后,张柬之等人才带着李显进去见武则天,刚从睡梦中惊醒的武则天连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张柬之等人说是太子李显奉天命将造反的张氏兄弟铲除了,武则天深知事情的严重性,淡定地对李显说:“既然已经铲除了,那就早点回家吧”。

李显听到武则天的话,立马转身就要走,还是张柬之等人将其拉回来,才得以顺利发生逼宫的事情。看到大家不愿意走,武则天又催促李显离开,这时桓彦范开口了,他义正言辞地要求武则天顺应天意以及人心将皇位传给李显,武则天听完之后,实际上还不想退位,就对人群中自己亲自提拔上位的崔玄暐发难,想要借机瓦解他们的内部成员,谁曾想崔玄暐是聪明人,并没有被武则天吓到,反而继续坚持逼宫,这下武则天才恍然大悟。

神龙政变后的第三天,武则天就把皇位传给李显,自己则过上了太上皇一样的自由生活,很多人以为武则天退位之后就会很悲惨,实际上这完全是凭空想象的,在退位之后,李显对武则天依旧唯命是从,武则天的晚年生活过得比发动神龙政变的张柬之等人好多了。

李显登基之后,对李旦以及太平公主等人还算可以,对张柬之等人就太不地道了,他担心张柬之他们会影响自己的皇权,在继位一年后就想方设法将他们铲除,手段之残忍,让人瞠目结舌,可怜的张柬之等人,就这样草草退出历史舞台,留给后人诸多遗憾。

不过很明显李显的结局也不好,因为过于宠爱自己的妻子韦皇后以及女儿安乐公主,导致她们两人想要学习武则天当女皇,直接将李显毒死了,李显在短暂的皇帝生涯中,还没有来得及建功立业,就匆匆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后人的笑柄,可悲可叹啊。

结语

神龙政变的目的并不是逼宫武则天,当时主要发动神龙政变的也不是李显本人,而是张柬之他们,李显就是靠着大家的支持,成为神龙政变的最大赢家,结果他后来还没有善待帮助自己的人,实在是让人叹息啊!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的思想。

优质答案2:

神龙元年(705)正月,当时武则天正在迎仙宫的集仙殿中养病,而张易之,张昌宗两人也在集仙殿中,在听到外面的喧哗声后,便拿着兵器出来观看,而在廊下时,汹涌而来的羽林军当场就把张易之兄弟杀死。

晚年的武则天 沉湎享乐,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跟外界的联系减少,对朝政的 控制力也有所下降。 而二张兄弟却逐渐突破男宠的限制, 抽朝政插手, 男宠的介入引起了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的紧张,武周政权也因此陷 入动荡,人心不稳。

表面上看神龙政变是一场夺皇位的政变,但是唐中宗的上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武家势力的威胁。何况当时武则天年事已高,显然她并不是政变主要对付的对象。神龙政变真正目的是什么?这次政变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可忽略,就是武则天男宠张氏兄弟的横行。 当时武则天宠信张氏兄弟,对他们言听计从。

而张氏兄弟却妄自胡作非为,以为可以依靠武则天的宠信横行一世。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张氏兄弟为武家李唐和朝中大臣们所不容,如果让他们继续作恶,势必扰乱王朝的统治,因此神龙政变中直接将二人铲除。

武则天虽然无奈退位,之后迁移到了正阳宫,但是她本来也就是在考虑传位继承人的问题。神龙政变只是提早替武则天作了决定。 神龙政变真正目的,不是驱逐武则天下台,而是要诛杀张氏兄弟以免祸害朝纲。

当然这次政变本身也是武家和李唐势力集团相斗的一次呈现。神龙政变后两个家族势力的矛盾仍然存在。直到唐玄宗时期才真正瓦解了武家在朝中的影响,最终确立了李唐一族的统治地位。 神龙政变的带头人有张柬之、崔玄暐、敬晖、袁恕己、桓彦范等等。

可是这几个人下场并不是很好,先说说张柬之,他算是这场政变的核心人物,可在武则天退位的第二年,张柬之就遭到了迫害。武三思与韦皇后勾结陷害了张柬之,唐中宗本就是个庸才,不问青红皂白的便下诏废除了他的宰相官职,不久后将其流放泷州。

仅仅一年,从位极人臣的宰相成了阶下囚,张柬之悲愤而死。 接着就是崔玄暐,武三思又以谗言迫使崔玄暐被贬,为了使崔玄暐永无翻身之日,他又弹劾崔玄暐勾结驸马欲谋反。这可彻底挑动了帝王最敏感的神经,唐中宗大怒,将其流放古州,崔玄暐也在流放中死去。

平阳郡王敬晖同样也无法逃脱被害的下场,武则天虽然下台可是武氏家族的人还在,他们的家族势力还在所以这几个人都没有好下场。

三、张柬之是复唐功臣,为什么结局凄惨?

优质答案1:

以张柬之为首的五位大臣发动的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复位,立有不世之功。然而令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对李唐的一片忠心,换来的竟是灭顶之灾。

一、张柬之与神龙政变

(1)张柬之(625~706年)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进士出身,始调清源丞。永昌元年(689年),被召入京,时年七十余,擢受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杵 旨,出为合、蜀二州刺史。武则天晚年,由狄仁杰推荐,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神龙元年(705年)发动政变,拥唐中宗复位,迫武则天退位。以功擢天官尚书,封汉阳郡公,旋改郡王。不久,为武三思排挤,贬为新洲司马,愤懑而死。

史上评价张柬之亦是一时良相。

(范文澜《中国通史》):(武则天)“任用的主要宰相,如李昭德、魏元忠、杜景俭、狄仁杰、姚崇、张柬之等… 都是一时人选”。

(2)神龙政变

武则天晚年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不得不陷于难以解决的困境。(范文澜《中国通史》):武则天到698年,才决定立唐中宗为皇太子,取消唐睿宗的皇嗣名号,封为相王。

武则天晚年放纵武氏亲族集团。侄儿梁王武三思把持朝政,和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等勾结,把朝政搞得混浊不堪。(赵文博《中国通史》)

二张乱政,气焰熏天 ,仗着女皇的宠信,毫无顾忌,肆意妄为。更为糟糕的是武则天已是沉疴在身,卧床不起。文武百官、诸王公主甚至太子李显都很难见到。只有两大宠臣二张兄弟在其身边侍奉汤药。如果武则天一旦不豫,遗诏只有二张兄弟看到。届时二张兄弟如心生异志,后果不堪设想。

而此时二张居中用事,暗蓄异谋。

于是张柬之等决定采取非常手段,趁着武则天病重,对朝政控制放松之际,发动武装政变,除掉二张兄弟, 拥立太子李显掌握实际权利。在张柬之出面组织联络下,有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等李唐皇族成员的加入,不仅使这次政变更具合法性和正当性,亦加强了政变集团的实力。

(赵文博《中国通史》):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中台御史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五人合谋 ,诛灭二张 ,逼武则天交出政权,让中宗复位。

当日五人联合左羽林将军李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五百余名羽林军杀人宫中。遂诛杀二张,此时的武则天已经没有精力和实力与蓄谋已久的政变集团对抗,她接受了这个事实。

大臣张柬之等人拥李显复位。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是年冬死。谥则天皇后。

二、灭顶之灾

(1)武韦结盟

(范文澜《中国通史》):武则天本人刚退下舞台,唐中宗、韦皇后又重演唐高宗、武皇后的故事。唐中宗比唐高宗更昏懦,韦皇后只有暴行,并无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昏懦加昏暴,演来形式颇相似,结果却完全不同。

七O五年,唐中宗在张柬之等唐旧臣拥护下,恢复唐朝,但是,他并不信任这些唐旧臣。他唯一信任的是韦皇后。韦皇后和武三思勾结,形成武、韦二家外戚合作的腐朽集团。这个集团驱逐张柬之等出朝廷,独占了全部政权。

中宗即位后随即封上官婉儿为婕妤。上官婉儿生性风流,早在武后时代就与武三思私通。武三思与韦后本是儿女亲家,这时由上官婉儿穿针引线,成就了两代人的“通家之好”。唐中宗一皇后、一婕妤都成了武三思的情妇,向来惧内的中宗接连带上了两顶绿帽子,还懵懵懂懂,不知不晓。

韦后、安乐公主、武三思、上官婉儿等越发胆大妄为,沆瀣一气,操纵政治,树立私党,广纳贿赂。(赵文博《中国通史》)载:“以(韦氏)为首形成了一个韦武集团。…骨干分子是上官婉儿和武三思。”

(赵文博《中国通史》):韦武集团是由武氏集团和韦后的亲属、亲信构成。他们掌握大权,中宗被韦武集团包围。韦武集团将反对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的张柬之、敬晖、桓彦范等人视为仇敌。

神龙元年(705年),武三思与韦后反复对中宗进谗言,以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张柬之为汉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崔玄暐为博陵王。翌年五月,又将五人的王位削除,分别贬为崖州司马、泷州司马、新州司马、窦州司马、白州司马。当年八月,又削除五人之官位,分别流放至琼州、瀼州、泷州、环洲、古州。五人之子弟凡年十六岁以上者,皆流岭外。

(2)养虎遗患

武则天退位后,政变集团的官员们也纷纷一夜之间紫袍金带,位极人臣。政变集团一跃而成为朝廷中一股重要势力。

张柬之等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优柔寡断,并未在第一时间除掉武氏诸王。张柬之设想,这件事应由李显来做更为合适。“让陛下自行解决武氏族人,以便立威。”

可惜张柬之最终还是棋差一招,武氏族人有着自己的庞大势力,另外李显怎么会举起屠刀诛杀自己的儿女亲家呢?

昏庸无能的李显与其母亲的铁腕相比,真乃天壤之别,相去甚远。其在政治上纯粹就就是个白痴,按理说,中宗重夺皇位,自会对武氏家族下手,既报先前被废之仇,并可以断绝后患。张柬之等按捺不住,纷纷对中宗进言,请求诛杀武氏。敬晖等百名官员上表陈情,要求贬降武氏官员的官职,

中宗不仅没有趁机打压武氏诸王,还任由武三思与韦后私通,放纵武三思把持朝政,为所欲为。

直到张柬之等人反应过来之后,为时已晚。在武三思和韦后的阴谋策划下,张柬之等五人先是被册封为王,表面上荣宠至极,实则是被剥夺了实权。

706年,借着处理王同皎谋反案,武三思诬陷五王是同谋,并将其贬到外地担任司马,此时的五人已成为任由武三思宰割的俎上鱼肉。

接着反污五人谋反,并请求将他们灭族。与此同时,武三思暗中指使安乐公主在李显面前大肆诬陷,又让侍御史郑愔在朝外对其大加弹劾,里外夹攻,李显盛怒之下,命令迅速结案。其结果五人被判处死刑。

当判决呈报李显后,他突然良心发现,想起曾经给张柬之等五人赐予过免死铁券。于是,敬晖被流放琼州,桓彦范被流放瀼州,张柬之被流放泷州,袁恕己被流放环州,崔玄喡被流放古州,子孙十六岁以上被流放岭外。

(3)悲惨结局

然而阴险毒辣之武三思做的是斩尽杀绝、斩草除根。于是其死党周利用被任命为代理右台侍御史,奉命出使岭外去诛杀五人。等周利用抵达岭外时,张柬之和崔玄喡已死,侥幸躲过一劫。

在贵州抓到桓彦范,周命令部下将其绑起来,放倒在竹筏子上拖着走,一直拖到桓彦范肉被磨掉露出骨头,才用杖打死;抓住敬晖后,将其一刀刀的剐死;周利用强逼袁恕己喝有毒的野葛汁,喝下几升后,毒性发作难以忍受,其疼得用手扒土,几乎把手指甲全都磨掉,然后再用棍棒将其活活打死。

杀人屠夫周利用回朝后,李显却将其提升为御史中丞。

结束语:以张柬之为首的五位大臣发动的神龙政变虽然成功了,然斩草未能除根,惩前不能毖后,养虎遗患,留下一个祸根武三思 ,至使武氏诸王死灰复燃,而后武三思又与韦氏结盟 ,最关键的是加上一个刻薄寡恩,昏庸无能的皇帝李显,岂能有好果子吃? !

“五王”冒死拥立的太子李显竟是一个愚昧 昏聩脑袋进水的糊涂虫,其被武三思接连带了两顶绿帽子,却浑然不知不晓,甘当元绪公。这场惊心动魄的神龙政变,真乃神龙见首不见尾,到头来忠若五王,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都做了死不瞑目的冤死鬼!

观风云际会,看兴衰更替。五王虽已是冢中骷髅,但还是迎来了迟到的极高哀荣。

景云元年(710年),唐睿宗追赠张柬之为中书令,谥号文贞,制曰:"褒德纪功,事华典册;饰终追远,理光名教。故吏部尚书张柬之翼戴兴运,谟明帝道,经纶謇谔,风范犹存。往属回邪,构成衅咎,无辜放逐,沦没荒遐。言念勋贤,良深轸悼,宜加宠赠,式贲幽泉。可赠中书令,封汉阳郡公。"

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下诏,张柬之配享中宗庙庭。唐德宗建中年间又追赠张柬之为司徒。

复唐之功臣终于可以瞑目了!

优质答案2:

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恢复了李唐王朝的正统统治,但是由于唐中宗李显其人懦弱无能,对韦皇后放任而无节制,加之武三思阴谋勾结,武氏集团的势力又逐渐大起来,最终,把当初的复唐功臣全部收拾干净了。张柬之也在晚年被流放之后,郁郁而死。一点历史

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将二张杀死,拥立李显为皇帝,武则天成为皇太后。武则天在神龙政变后,安享晚年,寿终正寝。

张柬之是襄阳人,早年间曾经是太学生,后来考取贤良出身,官至凤阁舍人。

中宗复位之后,因为性格懦弱,加之顾念韦氏的旧情,于是惟韦氏之言是听,任其胡作妄为,不加禁止。

而韦后,亦忘却自己当初,和中宗同受武后幽禁的苦楚,反与武后之侄武三思私通。于是武氏的势力复盛。

张柬之等人虽表面上被唐中宗荣宠,实际上已无权柄,他们一个月只能见到皇帝两次。当初拼死发动政变,张柬之等人算是彻底看走了眼,这位李显中宗,根本不是一个能扶上墙的皇帝。

后来,张柬之等反都遭贬谪而死,韦后、上官婕妤、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等,都骄奢淫逸,卖官鬻爵。政治的浊乱,更甚武后之时。

武氏集团复兴

李显继位,立韦氏为后。韦氏一心想要效仿武则天参与朝政,于是借着中宗的誓言,干出了许多无法无天的事情来。

武三思与韦后勾搭上后,权势复振,张柬之等始感到是一种威胁,方多次劝李显诛杀武三思,李显怎忍心杀掉爱女安乐公主的公公。即使李显想杀掉,而实权在韦后手中,李显也作不了主,当然不可能听从张柬之等人的劝谏。张柬之见劝李显诛杀武三思而不可能,则退而求其次,想从权势上加以抑制。

武三思本来就有政治野心,武则天在位时就想被立为太子,与韦后勾搭上后,韦后更是野心勃勃,自然不会容忍张柬之这班正直的人在朝中掌握朝政,因此里应外合,时常在李显面前败坏他们,力图加害。后来终于得逞,功臣终于被全部收拾干净了。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87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