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舰队为什么?北洋舰队为什么改成红磷了

2022-11-29 22:42:13 585 0
奇闻异事录

北洋舰队为什么不制造航母呢?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财政实力不足,根本无法支撑建造航母的费用。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后, *** 海军的实力已经超过了了清政府,而且还拥有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为了避免与 *** 海军正面交锋,慈禧太后只能选择将自己的心思放在如何保命上。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太后开始寻找一种可以在战场上立功的 *** ,于是她就想到了“洋务运动”。

一:北洋舰队为什么打不过 ***

为什么号称“亚洲第一”,还打了个引号?因为当时实力的确就不是第一!舰队实力它是一种动态的变化,不是不变得,实战还有很大的偶然性

北洋舰队为什么?北洋舰队为什么改成红磷了

1886年8月,4艘北洋军舰去 *** 的长崎港访问,压轴“定远舰”,“镇远舰”两艘7000吨级的巡洋舰,一些北洋水兵上岸观光后与长崎居民和警察发生了冲突,引发了大规模的械斗…镇远、定远等4舰一度进入临战状态,将炮口对准了长崎市区,北洋水师的外籍教官琅威理甚至建议立即对日宣战…假如当初北洋再狠一点?

这个时候的北洋舰队可能是亚洲第一?但终究不是当时世界第一,一般认为世界第九那个样子,当然这只是舰队实力的静态纸面评估,并不是真实战力的排行!各舰队实力都在不断变化中,没打不好说, *** 联合舰队在甲午海战的10年后,几乎全歼了号称“世界第三”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能打败世界第三俄国航队的联合舰队实力甲午时究竟能排亚洲第几?

看看甲午海战最重要的大东沟海战双方参战实力,北洋水师先上10艘巡洋舰,后平远,广丙也参战,一共12艘巡洋舰,其参战军舰吨位共计三万两千三百九十六吨,日联合舰队也是12艘巡洋舰,参战军舰吨位共计四万零八百四十九吨,联合吨位大!北洋水师军舰航行速度慢,机动性也较差,且航速在十八节以上的军舰相比较,中国军舰和 *** 军舰的比例是2:5, *** 联合舰队航速快!机动性强!火力上,在装备的速射炮数量上,中日比例是0:97,北洋一门速射炮都没有, *** 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在大口径火炮数量上比较,中日双方比例是42:43, *** 微多!北洋舰队吨位,机动性,火力上都处于劣势…这场海战过后,北洋舰队走上了不归路…

北洋曾引以为傲“镇远”1895年被日俘去,编入联合舰队,直到1912年才退役,这17年期间从不是联合舰队什么主力舰只,也从侧面说明镇远,定远甲午时已经落伍了!

1894时北洋舰队已经不是1886,亚洲第一舰队— *** 联合舰队才是…

二:北洋舰队为什么会败给 ***

二、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来,是战争失败的外部原因

有心算无心,被偷袭后宣战

三、信奉“武器决定论”是战争失败的思想原因

三:北洋舰队为什么会覆灭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在战争中,中日之间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海战,分别是黄海大战和威海卫战役,最终的结果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 的舰队则实现了称霸东亚的目标。作为清朝精心打造的庞大舰队,北洋舰队的规模曾经位于亚洲第一,但是却在甲午战争战争中遭遇惨败,这是为何?如今,中国的海军实力已经位居世界前三,历史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呢?

一,清朝被动防御的思想,失去了先发制人之机

1874年,随着左宗棠平定甘肃,中国内地终于稳定了下来。可这一年, *** 又吞并琉球,侵略台湾。为此,清朝发生了“海防”和“塞防”之争,最终清朝两者并重,一方面派遣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方面派遣李鸿章等人筹划海防。经过10多年的建设,清朝终于建立起了北洋、南洋、福建三大水师,海军实力位居亚洲第一。

李鸿章采取了“重北轻南”之策,因而北洋水师的实力远高于其他水师。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军,其规模就稳定了下来。北洋舰队有22艘战舰,其中“镇远号”和“定远号”吨水量达到了7000吨级别,是亚洲地区的巨无霸。但是,北洋水师在成军之后就没有更新换代,也没有增加战舰。而南洋、福建水师也没有得到经费支持,因此缺乏战斗力。

清廷没有继续扩大水师规模,其主要原因是海防观念没有进步。中国古人重视近岸防御,将水师停留在港湾,来迎战来犯之敌。当北洋水师成军之后,清朝认为足以御敌于国门了,于是就松懈了下来。此后,海军军费遭到了大规模的挪用,导致其经费紧张。

在有限的经费中,又有大部分用于了炮台等防御设施的建设。试想一下,如果继续加大水师的投入,给北洋舰队升级换代,也提高南洋、福建水师的水平,那么清朝一支水师就能够应战 *** 联合海军,那后来的历史就完全不同了。

*** 海军的飞速发展从1886年开始。这一年,北洋水师到 *** 补给,引发了轰动 *** 的“长崎事件”。事件发生后,清朝驻日公使徐承祖提倡对日开战,然而李鸿章选择息事宁人,和 *** 签订了条约,撤走了。若李鸿章开战,北洋水师大规模炮轰 *** 沿海城市,给 *** 带来极大的破坏,并趁机收回琉球。近岸防御的思想严重束缚了北洋水师,失去了先发制人之机。

而清朝忙于准备慈禧太后的60岁大寿,还在继续挪用海军军费。慈禧太后不希望大寿被打扰,最终是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才下令户部给北洋水师提供200多万两的经费,而这比钱还没有 *** *** 给 *** 海捐赠的多。李鸿章希望保护自己的淮军资本,因而也下令不要主动开战,要尽量避战,因此整个甲午战争都是 *** 舰队追着北洋水师打。

而战争爆发后,福建、南洋等水师也因为战斗力匮乏而选择作壁上观。实际上,当时 *** 舰队已经倾巢而出,如果南洋和福建舰队趁虚偷袭 *** 国内,攻击 *** 沿海,切断 *** 的补给线路,也会给 *** 带来一定的麻烦。然而清朝没有主动出击的思想,因而总是陷入被动。

二,北洋舰队的性能落后与黄海大战的失败

长崎事件后, *** 立志建设强大的海军,天皇从内帑拨款30万日元,而伊藤博文则号召全国富贵捐资,两年就收集到203万日元。1889年, *** 海军经费达到了930万日元,占据财政总支出的11.7%。1891年,北洋水师访问 *** ,再次 *** 了 *** 海军的扩张计划。

*** 海军提倡远海防御,主张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在甲午战争之前, *** 就已经提出了 “主权线” 和“利益线” ,向自己国家的防御线扩展到中国范围之内。为了对付北洋水师, *** 将所有的海军整合为了 *** 联合舰队,实行了统一指挥。

开战之前, *** 海军的总吨位、航速、武器装备都远远超过了北洋水师。就拿航速来说, *** 海军平均航速可以达到了14.5节,而北洋水师只有10节。在海战中,速度越快越能够掌握战争主动权,速度快的可以选择偷袭,也可以在战斗不力的情况下迅速撤退。而航速慢就只能被迫迎战,无法歼灭敌方舰队,非常被动。

开战时, *** 制定了三个计划,一是海战胜利,那就登陆中国本土作战;二是海战胶着,就占领朝鲜全境;三是如果海战失败,那就退回本土,保存海军实力。可见,日军采取的是先攻后守之策。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朝派遣军队镇压, *** 也借机出兵朝鲜。在当年6月,朝廷关于朝鲜的问题又发生了争论,严重贻误了战机, *** 则趁机增兵,使得 *** 在朝鲜的兵力占据了优势。在舆论压力下,李鸿章最终派遣舰队向朝鲜增兵。为了预防 *** 挑起战争,李鸿章还用高价租用外国商船。 *** 间谍获知后,立即对清朝运输船队发动偷袭,甲午战争正式打响。

平壤战役时, *** 舰队探寻到北洋舰队的踪迹,于是换上美国国旗,秘密靠近。水师提督见情况异常,下令将舰队排成雁阵,不过阵型还未完全形成,日舰就已经冲了上来,双方开始战斗,北洋水师的“超勇”“扬威”两艘木舰很快就被击沉。随后,“松岛”与“定远”对攻,松岛的一发炮弹将年久失修的定远桅杆击倒,毁掉了定远的指挥塔,丁汝昌也因此受伤,北洋舰队各舰失去了统一指挥,阵型出现混乱,只能各自为战。

混战之中, *** 舰队利用其航速优势,实现了对北洋舰队的包抄,北洋舰队则腹背受敌。在战斗中,“致远”舰和“经远”舰被击沉,其将领邓世昌和林永升虽然表现得英勇顽强,但无奈设备太过于落后,只能望洋兴叹,葬身大海。见日军逐渐占据上风, 方伯谦、吴敬荣带领“济远”“ 广甲”两舰逃跑,北洋舰队只剩下了4艘舰队坚持战斗。

*** 海军师承英国,更加重视进攻的火力。 *** 舰队装备了先进的速射炮,其射速是北洋舰队的20倍。在弹药上, *** 海军多使用杀伤力大的榴弹,而北洋舰队使用的是穿甲弹,威力不足。清朝水师师承德国,重视防御,因而四舰在遭遇围攻时,依然保持战斗力,双方在海上僵持。一直到暮色降临,日军担心清朝的其他水师前来支持,于是主动撤离了战场。

此战, *** 水师寻求和北洋水师决战,因而速度优势并未完全体现出来,但是北洋水师损失了多艘战舰却未能击沉一艘 *** 战舰,因而北洋水师是输的一方。

三,军纪败坏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黄海海战也暴露北洋舰队军纪败坏。《北洋海军章程》规定除了提督之外,其他军官必须一律在船上住宿,然在开战之前,一半的船员都留宿岸上,方伯谦等总兵带头在岸上建私房。不能以船为家,船员如何会爱惜战舰?北洋舰队的纪律败坏,训练松弛,许多演习也是弄虚作假。舰队腐败现象严重,出现了领空饷,吃回扣,甚至利用特权走私的现象。

在早期,北洋舰队雇佣了英国 *** 海军服役多年的琅威理为顾问,他治军严明,办事勤勉,用英国的军令来 *** 练北洋水师,使得北洋水师阵容严整,令行禁止。然而许多官兵出身闽籍,他们拉帮结派、桀骜不驯。1890年发生“撤旗事件”,水师官兵趁机排挤琅威理,琅威理愤怒离去,此后,北洋水师就陷入了“混乱的狂欢”。

琅威理在北洋舰队任职

*** 海军也聘请了许多英国人作为顾问,其中 *** 海军上校英格斯非常重要。在英格斯的带领下, *** 海军走上了英国海军式的发展道路。 *** 军队向来军纪严明,这一点也无须再作介绍。在黄海大战中,两艘战舰选择逃跑,这就是素质的问题了。

黄海大战后,双方各自退兵,进行了休整。一个月后,双方的水师都恢复了战斗力,可以继续进行决战。李鸿章认为北洋水师实力不如 *** 海军,决战必然会全军覆没。于是,下令丁汝昌带队退守到威海卫,利用威海卫的防御设施保卫北洋舰队,将决战权交给陆军,这就是“避战保船”政策。实际上,这个政策不能说错,但是使用僵化了,就是大错特错。

李鸿章想“避战”,日军偏偏不肯,非要将北洋舰队置之死地。于是, *** 派遣25艘战舰、16艘鱼雷艇,掩护日军在山东登陆,试图夺取威海卫的炮台。威海卫是清朝北洋水师的两大基地之一,港湾内有刘公岛、日岛,建设10多座炮台,100多门大门,防御工事修建得很严密。

刘公岛

但是,日军早在188年就派遣间谍摸清了威海卫的防御状况,并写成了《关于威海卫及荣成湾之意见书》, *** 海绘制了威海卫的地图,详细到了村、路、炮台、营房、山河、沟、井、树。间谍建议从山东荣成湾登陆,采取海陆夹攻之策。清军虽然在东驻扎了2.1万军队,但是兵力分散,战斗力低下,军纪败坏,训练缺乏,甚至烟瘾严重。日军进攻后,清军基本是望风而逃,用如此之军和日军决战,焉能不败。

占领了荣成后,日军对威海卫的炮台发动进攻,仅用了一天,南炮台就失守了。很快威海卫的清军就逃之一空,北帮炮台也被日军攻占,于是北洋舰队被 *** 海陆大军包围。在此之前,丁汝昌电请李鸿章,要求殊死一搏,带领北洋舰队冲出日军封锁线,但是李鸿章回电:“不许出战,不得轻离威海一步,并有如违令出战,虽胜亦诛。”

丁汝昌剧照

2月3日,日军对北洋舰队发动了总攻,不久后,定远舰受伤严重。总兵刘步蟾为了防止定远号被日军俘虏,于是将之炸毁。7日,丁汝昌让王平带领7艘鱼雷艇袭击日军,但是王平却借机逃走,被敌舰击沉。日军给丁汝昌写来了劝降信,丁汝昌拒绝,坚持战斗。但是许多官兵贪生怕死,他们勾结洋员,逼迫丁汝昌投降。最终,丁汝昌服毒自杀,北洋水师的11艘军舰向日军投降。由此,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综上所述,北洋舰队之所以会失败,首先是“海防”观念的落后,其次就是经费不足,武器落后,设备陈旧,而平时的军纪涣散又加速了海战、陆战的失败,最终导致北洋舰队走向了绝路。回顾历史,我们需要吸取其中的教训。如何才能包围海上安全?上策是“攻敌岸”,将对付舰队消灭于母舰港口;中策是“远海攻”,在半路将之拦截消灭;下策才是“近岸攻”。1986年,中国海军司令刘华清提出了“近海防御”的战略,如今,我们开始升级为“远海防卫”,从近海到远海,反映了国家实力的变迁,也反映了海防思想的巨大进步。

四:北洋舰队为什么叫北洋

  自1月30日至日到2月11日,北洋舰队官兵击退了日军八次进攻,击伤日舰2艘,击沉日鱼雷艇5艘。北洋舰队“定远”号中鱼雷搁浅,“平远”和“靖远”等舰受重创,形势危急。北洋舰队内的洋员浩威、马格禄及威海卫营务处提调 牛炳昶等煽动部分士兵胁迫丁汝昌投降。

  丁汝昌命各舰同时沉船,以免资敌,但无 人执行。2月11日,丁汝昌得到密报,知陆路援军已绝,遂召开会议,令各舰拼死突围, 洋员与部分贪生怕死将领又以自动散会相抵制。丁汝昌见大势已去,当日自杀殉国。在此之前,“定远”管带刘步蟾在命人炸沉已受重创的“定远”舰后以手枪自杀。

  北洋舰队内的洋员和部分将领盗用丁汝昌名义起-草降书,12日由“广丙”管带程璧光乘“镇北”炮艇向日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乞降,并签订降约11条,将“镇 远”和“济远”等10艘舰艇及刘公岛上全部军用设施和物资拱手交给了 *** 。至此,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五:北洋舰队为什么会输

林永升:林永升(1853-1894)字钟卿,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期毕业。

副将衔精练左营游击,“康济”号练船管带

林泰曾:林泰曾(1851—1894.11.16),字凯仕,祖父林霈霖,系林则徐胞弟孙子,故林泰曾称福建船政大臣、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为姑丈。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学习船舶驾驶。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585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