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棺材一般在什么时候-棺材什么时候腐烂

2023-01-05 20:57:11 657 0
奇闻异事录

挪棺材一般在什么时候?“死者为大”,古人认为人死后会进入另一个世界,所以在入殓的时候,会用一些东西来祭奠逝者,比如棺材。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技的发展,棺材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人们更喜欢把它当做一个装饰品,放在家里。不过有一个国家的人却非常喜欢棺材,甚至把棺材当成自己的生命命,这个国家就是日本。日本人对棺材的热爱程度可以说是世界闻名的,他们认为死亡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所以他们会把棺材当成自己的信仰。

1、白事礼仪午祭顺序?

在老人会垂危时,把他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如果她的孙辈的这些人在外地工作就不必,叫来陪伴老人,有的老人凊白有些分别话交待,(分别话就是后人按照意思办),老人去世如果有陪伴在那就叫送终,也就是儿女的孝心,死了之后,首先把老人放入棺材里,叫地先看地,定好日子。再入土为安。

挪棺材一般在什么时候-棺材什么时候腐烂

一般是娘家人先,随后是女婿外甥,亲戚朋友,家里人的顺序!

2、土葬法正确的方法?

土葬的礼仪繁琐复杂

旧时实行土葬,用棺材盛尸,掘土为墓,埋棺其中,堆坟立碑。

初衷:亲人病危、昏厥,晚辈手持亲人所穿的鞋,上房沿摔打呼唤:“爹(娘)穿鞋!爹(娘)回来!”俗 称“叫魂儿”.此俗认为亲人灵魂尚未走远,还能唤回

报丧:老人死后,孝子遣人持孝布向亲友报告死讯、死因及葬期,出门在外的子女及亲友要及时奔丧,吊丧,问明死因,灵前跪叩,出嫁的女儿是一路哭着而来。

哭悼:亲友奔丧,要携礼吊丧,叫“上祭”。

守灵:亲人亡故,孝子孝女端坐或蹲在地上,不坐凳子及高处,日夜不离棺材,谓“守灵”。

入殓:又称“殓棺”,“合棺”,即将死者装入棺材

出丧:是殡葬仪式最隆重的一天。

守孝:老人亡故,谓“孝子帽压住了头”,从掩埋至“七满”(即七七四十九天),孝子、孝女或穿孝衣或臂戴黑纱,不理发刮须,每隔七天,带鞭炮、纸箔。

按土葬来说,一般有九个步骤:小殓,大殓,举哀,停柩,伴宿,吊孝,超度,出殡和下葬。

首先,人死后,即行沐浴更换寿衣,移于灵床。

出殡的前一天晚上,要举行为死者饯行的仪式,在土地庙设祭,先由至亲好友前往祭奠,然后丧主祭奠。

而在出殡前,还要在灵棚作最后一次祭拜,亲友依次祭拜后,“孝子”再行祭拜。出殡多选未时,先将棺材移至大门外,置于抬运棺材的框架上,再让死者的儿子执幡、打瓦

殓分大殓小殓。小殓是为了死者穿殓衣,大殓是把死者尸体入棺。小殓毕,丧家需为死者举行奠祭,称小殓奠,号哭尽哀而止。当晚于庭中整夜点燃火炬不息,殡期前一夕举家不寐,谓之伴宿,俗称坐夜。

按土葬来说,一般有九个步骤:小殓,大殓,举哀,停柩,伴宿,吊孝,超度,出殡和下葬。

首先,人死后,即行沐浴更换寿衣,移于灵床。灵床前,置一祭桌,设“长明灯”,摆供、上香、放“倒头饭”。死者子女要身穿白色的孝服,日夜守候在灵床前。再由亡者长子,手持夹带黄表纸或香的高粱秸,全家的孝子都要放声痛哭,同时大门外要放一只纸马,将其烧掉,意为让亡者骑马归西。

3、出殡日期怎么算?

正如楼上所说.  以下列举山西出殡习俗  出 殡  入殓以后,紧跟着就要定出殡的时间。山西各地办丧事,一般不“热死热埋”,否则便会被认为对死者不孝不敬。至于什么时候出殡,往往要根据准备情况、时令、至亲到否,以及墓穴是否完备等因素来定。时间可长可短,大抵最短的为三日,依次为五、七、九日……长者可达百余日,均须单数。旧时还讲究由阴阳先生择吉日,定坟“空”,即所谓坟地上什么时候能进得去。  出殡时间确定以后,便要通告亲友,五寨一带称之为“送孝”。去时要带去孝布一块,依关系远近亲疏,大者一身孝衣,小者一方孝巾。晋中祁县等地,于出殡这天,门前要悬挂用白麻纸剪成图案的幡状物;纸与纸的衔接不用浆糊粘连,而是用铁器或石器把纸折叠后捣在一起,名为“砸岁纸”。这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岁数纸”,只是悬挂时间不一罢了。死者达到耄耋高龄的“岁纸”,当地人时行撕一条给孩子佩戴,据说可以延年益寿。撕回家糊在面瓮上 ,不生虫子 。旧时有些地方还要在大门外立起“避忌牌”,男左女右,不仅写明生卒年月、出殡日期,还要列出避忌事项。  除宁武一带有“ 崖葬”习俗外,山西各地都通行“ 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后临时开穴打墓的。打墓旧时要请阴阳先生坐看风水,将穴定点 。然后撒五谷,在所定穴位上用银针开“ 十”字,名为“ 开土”或“ 破土”。“开土”之后,便可打墓挖土了。合葬者,只须在旧葬处旁边另开一穴。死者如入祖坟,其墓穴在上辈脚下。依次类排,直到坟地无法再开穴后 ,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 ,选新地另建新坟。  旧时出殡前,在山西各地,如沁县、祁县等地都有“点主”的仪式。即请人用朱砂笔往牌位上原来写的“ 王”字上加一点,使“ 王”字成为“主”字。俗称“成主”,即成为神灵之意。点主的人称为“点主官”,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或地方长官担任。这项仪式一般只限于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丧及凶死者不举行。  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幛、纸扎。至亲送祭席。俗称“祭”,以肴馔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纸花,其次则为馒首,即一种用碗扣出上笼蒸熟的面食。亲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联,以后衍化为一块布料。普通街坊则送四色纸礼,含蜡烛、香、锡箔、纸四样,或仅纸一道。五十年代以后,纸礼多为花圈代替。  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山西各地都有在出灵时于棺木后头打碎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个饭碗的习俗,五寨一带称之为“斩殃”,取的是斩殃杀祟,祛灾除祸之意。有些地方还要磕碎死者生前用过的药罐,表示今后家中不再有人生病,再也用不着熬药了。起灵前,晋中祁县一带,死者的儿子们还要进行一种摁“食压钵”的仪式。他们在一个瓷罐中挟入各种菜肴、食品,然后轮番摁捺 ,一直到满为止 。最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立穿孔,上面再盘一些染红的粉丝。此罐食品连同“下气馒首”、“长明灯”等,在出殡时都将随棺下葬。  棺木抬出灵堂后,便放到预先绑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龙杠、独龙杠等数种形式。五寨一带,还要在棺木前摆上供桌、供品,家人扛着引魂幡,在鼓乐声中绕棺木左转三圈 ,右转三圈 ,以表示对死者的依恋难舍。每转一圈,就要浇奠一次。绕棺完毕,升棺起灵,当地称为“绕灵大起丧”。  山西各地出殡盛行用棺罩,其状如长形轿体,上有锡顶葫芦头金顶,四角男性死者用龙头龙尾 ,女性用凤头凤尾 ,周围饰以红、蓝、黄布帷幔,上绘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这种器物均有店铺专门出赁。  厚重的棺木,加上庞大的棺罩,人手少了就比较吃力。于是,抬者由8 人增至16人、24人,甚至32人,俗称16杠、24杠、32杠。山西有些地方讲究棺木出门后,要一路不歇气( 路祭除外 ),送到坟地。抬棺人手众多,既便于做到这一点,前呼后拥,又显得气派。  棺木抬起之前 ,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 。手捧烧纸钱的瓦盆,痛哭失声,然后把玩盆在地上摔破。忻州、定襄一带称之为“摔丧子盆”。民间认为,摔破丧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  摔过“丧子盆”,出殡便正式开始了。晋南一些地方讲究棺木出院门时,要大头在前;出了门后,都要掉个头,一直抬到坟地。原来人们认为死者躺在棺木中也象人站着一样,出门头向前,等于回首瞻顾家园,表示了对人世的依恋;出门以后头朝后,等于再不往后看,一往无前,直奔西天乐土。  出殡队伍最前面有开路的,沿途插放“路旗”――用五色纸或白纸糊成的小三角旗,指引死者亡魂;抛撒引路纸钱,以示买通沿路鬼魂。次为仪仗、各种纸扎(兴县一带称为“纸文”)、粗、细乐班、由外甥或孙子扛着的引魂幡、扛条凳的 ,然后即为牵缆持丧棍的孝子 ,孝子之后是棺木,棺木后跟着的是坐着车轿的女眷和步行的亲友。  送殡队伍至人多处或大路口,还要停灵路祭,鼓乐也要停下来演奏。古代一般由亲友、邻里设祭,后来大多为丧家自己设祭,其意不过是显示丧事办得排场、隆重罢了。  来到村外后,送葬的亲朋止步,由死者的儿子“谢孝”。然后除去棺罩、停下仪仗,只有家人与至亲携纸扎及祭品随棺前往坟地。时辰一到,即刻下葬。棺木入墓后,晋中祁县一带,阴阳先生要摆下罗盘仪定方位,左挪右移,直到他认为可以为止。大体上方位为东南――西北向(乾――巽位),当地有“头顶紫金山,足蹬雁门关”的说法。晋东南沁县等地则还要由阴阳先生安置镇物,如桃弓、柳箭、桑枝、棉花、五谷等。死者的儿子入墓检视,然后家人往墓内扔“富贵钱”、“富贵馍”。浮山一带,墓内要放由阴阳先生画符的新砖、新瓦,民间认为这是阴间的锁和钥匙。五寨等地在掩埋棺木时,要求“ 人停锹不停”。家人则要呼喊死者“ 躲土”。坟丘堆成后,死者儿孙所持的“ 哭杖”和“ 引魂幡”要插在坟头(引魂幡也有放置于棺顶的),接着烧化所有纸扎(“童男童女”已经被把头或脚扭向后,置于棺木一侧),大家再祭奠一番,痛哭尽哀,然后悄然退出,让死者永远安息于此。  摘自《山西民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论衡•讥日篇》云:“葬历曰:葬避九空、地舀,及日之刚柔,月之奇偶。日吉无害, 刚柔相得,奇偶相应,乃为吉良。不合此历,转为凶恶。”其中“九空”、“地舀”都是葬 历上规定的忌日名称。所谓“日之刚柔”,是指天干、地支。俗称甲、丙、戊、庚、壬等 为刚日,乙、丁、己、辛、癸等日为柔日。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 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否则,不吉。所谓“月之奇耦 (偶)”,是指单月、双月而言。按照迷信的讲究,凡于奇月死者,应在偶月下葬,偶月死 者,应选在奇月下葬,奇月、偶月也要配合好才行,否则,不吉。若不能及时葬埋,可先 柩起来。

4、出殡日期怎么算?

5、老兰州人的丧葬习俗,你了解多少?

兰州葬礼的遗风遗俗:

做寿衣

兰州人讲究,年过六十的老人要在活着的时候提前做好寿衣,俗称“做老衣”.做寿衣要选闰年闰月里的吉日,由女儿制作,寓意老人多活几年。寿衣多为五件套或七件套,质料多为轻薄柔软的丝麻织品,讲究内棉布、外丝绸,忌用缎子(谐音“断子”)面料,忌用斜纹布及黄、绿两色布料,特别忌用皮、毛质料。样式以中式大开襟为主,外罩棉袍,男以青黑色为主,女以红色为主,裤子是老式大裆裤,忌穿短裤和背心。

寿衣讲究穿单不穿双,一般有衬衣、短棉衣、罩衣、长袍马褂或长罩衫、衬裤、棉裤、罩裤等。寿衣的衣袖要长,须将双手完全盖住;女寿衣中至少有一件必须是红色的,另外,配有铺褥盖被、荷花枕头、绣花便鞋。男戴小帽、女苫巾帕。鞋和枕头均要绣花,枕头的形状除一般的方枕外,还有锁子枕、荷花枕。男用枕头绣“寿” 字,女用枕头绣“万”字,字周围再绣上花卉、蝴蝶等图案。男戴软帽,式样各异,如瓜皮小帽,旧时秀才戴方形软帽等;女则头包黑丝手帕。逝者为男,则“女铺男盖”即由女儿做褥子,儿子做被子;逝者为女,则“女盖男铺”即女儿做被子,儿子做褥子。

盖老房(做棺材)

棺材俗称“老房”.选做棺材的木料,俗称“材枋”, 也称“枋”.其材质有“头柏,二杉,三松木”之说,因柏木棺材有防虫、防腐之功效,故为棺木中的上品。忌用柳、榆等杂木制作棺木。制作棺材,讲究“铜帮铁盖豆腐底”,即棺盖最厚,棺底最薄。在棺材制作好以后,不能空放,要在棺材中装入粮食(实际是旧时存粮以备老人去世时发丧用),每年过春节还要在上面贴上祈寿对联。

旧时,为官者和富豪人家以柏木为棺,箍帮箍盖,虎头棺椁,彩画雕刻,或加“紫盖”.贫苦人家则不得已用杂木作棺或用四块木板钉做的“匣子”.家境十分贫寒者便“软葬”,即以草席裹埋。

棺木色彩讲究大红色,上绘“前蟒后鹤”、“五龙捧寿”、“仙子祝寿”、“二十四孝”等图案,棺内裱糊,且漆丹红。兰州民间曾有蟒蛇为报妇人的养育之恩而在其死后前往墓穴陪葬的传说,从那时起,人们便将仙蟒画在棺材头部,此习惯沿袭至今,表达民间对仙蟒以命报恩的崇拜和纪念。

停丧,死者弥留之间,子女要及时给死者修剪指甲,梳理鬓发,擦洗后穿上寿衣,寿衣、铺盖讲究里外全新。死者一咽气,赶紧掐死一只公鸡,接着将死者停放在堂屋上首的一块门板上(停尸不能动哭声,烧纸才动哭声。),用黄纸盖住脸面,用红线扎住双脚(三天“送亡”时解开绑脚红线,让灵魂出走),为了黄泉路上安全顺利,还要在死者的双袖口内装上死面方饼、纸钱、一双筷子,称“打狗饼”、“买路钱”,最后,再杀一只鸡,收拾干净供在灵桌上。

守灵

死者安放停当,灵床两边铺上麦草,子孙开始披麻戴孝,子女、儿媳、女婿、长孙戴全孝,然后跪坐在草铺上焚香燃纸,昼夜守灵。

灵前摆放供桌,供献“倒头”饭(一碗黄米饭,插一双筷)、一副“盘”(即10个枣鼻馒头)、燃灯、香炉、供酒、茶、糕点、果品之类,烧纸盆放置在供桌前,供吊唁者焚纸。  整个丧礼期间,由“大东”(总管)全权安排,子女们不再插手,专心一意当孝子。孝子身着孝服,纽扣不整,麻绳束腰,靸拉鞋子,手持丧棒,不梳洗打扮,低头躬身,只在灵堂前烧香化纸,迎来送往。灵前不能离开人,也不能让猫、狗动物近前。男孝子在屋内,女孝子在屋外台阶上,均坐草铺,一切事务均由请来的大东负责安排。 其间,还要请阴阳先生择定送殡、下葬的日子和时辰,派人前往亲戚朋友家报丧,对死者的“人主”(女性的娘家人、男性的舅家人),必须由孝子登门叩请。同时,请风水先生勘定墓穴,并请人打墓。

吊丧

吊唁时间从丧礼的当天(正日子)早上开始,死者生前的亲朋好友、亲房当家、左邻右舍等闻讯前来吊唁、焚纸,吊唁者的奠仪礼为现钞、祭羊、盘纸、纸幡、挽幛等,现在多为花圈。  来宾前来吊唁,大门口要有专人迎接,一边热情招呼,一边向里喊“看客”,院内一人接着喊“压纸”,孝眷们要举哀相迎;来宾来到灵堂前点香、化纸、跪拜,男客自己点香,女客可由孝子代点,孝子要一一陪来宾叩首施礼。  如果是“人主”到来,则要抬上酒桌到路口迎接,孝子们手拄丧棒,号哭举哀。“人主”接过执事人斟上的酒,将酒洒在地上,然后在执事人的引导下,进入灵堂点香化纸跪拜,孝子们则举哀尾随。  来宾吊唁后,东家以“流水席”客人凑够一桌,即开一桌席)待客;若凑不够一桌,即先以“头肴”招待,人齐后再正式开席;有的地方则一人一碗烩菜,随到随吃。席间虽备酒,但不得猜拳行令,以示哀诚。

盘丧

是指族中男子和邻居到灵堂陪伴孝子守灵。盘丧的时间是从停丧的头一晚直到葬礼结束。这期间,除去女人,族中人人都可去盘丧。主家热情欢迎,诚挚招待,备有夜饭、茶点等,盘丧的人只在灵堂内活动,下棋、打牌、玩麻将,陪伴孝子消磨时间,化解悲伤。

修茔

俗称“打墓”,死者瞑目之日,即要请阴阳踏勘墓地,同时请人着手打墓。打墓是一项十分辛苦的体力活,既要赶时间,又要保质量。为了保证死者按时入土,有时要风雨不辍、挑灯夜战,必须要在出殡之前把墓修好。其间,打墓者的饭食,由女婿或孝子送去,送饭者一路不能言语,默默将饭食盛进碗里便跪在一旁,等到打墓者吃完,方能起身离去;饭食若有剩余,就送给附近的放牧人或过路人吃掉,否则就泼掉,不能再带回家;回去的路上也不能说话。

祭奠

祭奠是丧礼最重要的内容,祭奠仪式繁琐复杂、庄严肃穆。祭奠仪式的主持人叫“斋爷”,由当地有威望、有经验的文化人充当,其职能是撰写祭文和主持祭奠仪式。因此,其地位显要,待遇特殊,祭奠前阴阳要亲去迎接,往要由专人接送和伺候。“斋爷”住的房子,要贴上红对联,以示尊敬。

祭奠时灵堂前必须扎起彩门,“斋爷”站于彩门之下,长袍马褂,仪容威严,声音洪亮。仪式开始,由披红挂彩的青年学子宣读祭文,过去的祭文是一篇四六句式的骈文,内容如同今天的悼词,总结死者的一生,赞美其德行,肯定其贡献,告慰死者,激励生者。整个过程,庄重严肃,充分展现丧尽其礼、祭尽其诚的祭奠原则。  祭奠期间,一般要请阴阳或和尚为亡人念经超度,时间长短不等,少则一天,多则三五天,死者过于年轻则不念经。念经的内容有“招亡”、“搭坐”、“渡桥”、“沐浴”、“破狱”、“放亡”、“撒灯”、“送殡”等。

祭奠、念经的仪式依时间长短主要分以下几种:

打鼓送殡,家境贫寒者,当天“发引”,当天送葬,只用一两个吹鼓手吹打送葬。

“桥榜大字”,家境略贫者,祭奠的当天,只请三个阴阳念《对灵经》,晚上在阴阳的诵经声中举行亡人渡桥仪式,第二天乐师吹打送殡,并举办丧宴一日,凡参加祭奠者每人一碗烩菜,以表谢意。

“小三元”,一般家庭祭奠三日,头一天晚上由阴阳诵经,举行亡人渡桥仪式和招亡仪式,第二天举行简单的祭奠活动,晚上举行阴阳打坐诵经和送亡仪式,第三天送殡。

“整三破五”,富有人家,请阴阳做道场三天,加上头一天阴阳书写榜文、设置神龛和第五天送殡,共五天时间。正日子那天每人一碗烩菜,至少放三片肉,俗称“三片子”.做道场的第三天晚上要放河灯,孝子们人手一灯(即在碗边贴上红纸做的莲花瓣, 碗内点燃蜡烛),在阴阳的诵经声中,依次将碗放入河水中,任其漂流,直到蜡尽灯灭。

“大三元”,大富之家,则做道场五天,加上前一天准备和最后一天送殡共七天。其中诵经五天,设宴五天,每天为八碟八碗的重八宴;也做道场、放河灯。大三元要阴阳和尚齐全,祭奠程序繁杂,耗财费时,既显丧仪隆重,更显其家豪富。

领羊

也称“领路羊”,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民间丧俗。领路羊一般多选白头、白蹄的全纯白大尾肥羯羊来充当。三天或出殡前一天的灵堂前,由女儿、女婿敬献上羯羊,孝子们跪在羊的周围,主持人手持水壶,往羊颈背和耳朵及四蹄内淋洒清水白酒用黄表纸撩擦,边洒边祈祷,羊若发抖,即意味着死者无怨无悔、死无遗憾;羊若不抖,则意味着死者心有不甘、死不瞑目,如此则要继续浇水、祷告,直到羊浑身抖动,孝子们放声大哭,烧纸叩拜。“领羊”结束,随之屠宰,入厨烹调,次日待客。也有浇水遍地,羊始终不抖者,令敬献之人尴尬,最后只好在围观的众人的起哄圆场声中草草收场。说娘家话,出殡前,要请“人主” 对死者的一生和子女的奉养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叫“说娘家话”,也叫“摆威”.旧时有“人主不发话、亡人不脱化”的说法。说话时,要请村上德高望重的人作陪。“人主”先评说死者功德,再论子女在死者生前是否孝顺。孝顺者,当众褒奖,可披红挂彩;反之则当众训斥。对死者有虐待行为者,则用丧棒抽打,甚而让其跪地,头顶烧纸盆,以示惩处。此时,不论“人主” 如何挑剔责难,孝子们都不敢有丝毫的不恭和不敬。说娘家话,实则是一场孝敬和赡养父母的现场教育评审大会。

入殓

又称“殓棺”、“掩棺”.即将死者遗体由灵床移至棺材内,一般在午夜后进行,多由村上老年人亲殓。棺底要用铜钱或硬币摆“七星”(即北斗七星),铺上三道麻,再铺黄纸、褥子,最后将遗体轻轻放入棺内。遗体要摆放端正,平躺仰卧,四肢并拢,手足成一条直线,再把阴阳写的“符” 放在身上,脸部盖手帕,身上撒避邪、祛毒、防蛀的名贵中草药和五谷粮食。子女们绕棺瞻仰遗体后,合上棺盖。瞻仰遗体时要肃静,切忌喧哗哭泣。出殡前由“人主”砸上棺材的“阴钉”.

出殡

出殡有早丧、晚丧两种。殓棺结束,一切就绪后,大家喝“起灵汤”(碎面条),时刻一到,执事人喊“起灵”,此时鞭炮齐鸣,由长子背灵柩材头,送葬人帮抬出门,同时将一只碗砸向棺木击碎,一孝子头顶烧纸盆倒退出大门,将盆内的纸灰抛撒在大门外。出了大门,将灵柩绑好抬杠和牵绳后,由八个强壮的小伙子抬起灵柩(另有若干人分组、随后准备随时替换),让灵柩从火堆上穿过,孝子们在前方拉纤绳,阴阳随后吹吹打打,小跑奔向墓地,一路不得停留。送葬路上,死者的长女婿或长孙举引魂幡和死者遗像跑在最前面,并有孝子中专人负责抛洒“路钱”.沿途所经人家都在路旁、家门点燃麦草,为亡者送行。鼓乐齐鸣,爆竹声声,甚是壮观。

下葬

下葬要按阴阳事先选好的时辰进行。大多在日出前下葬。灵柩到达墓地后,要绕墓地环跑三圈,顺向停柩。孝子们要先往墓坑里抛撒钱币,以示祭奠,实则是给打墓人(俗称“扫堂人”)的酬金。“扫堂人”用“麻钱”或硬币摆成北斗七星状,扫净墓底的脚印,退出墓坑。接着众人搭手,把棺材徐徐下到墓坑,摆正灵柩的首尾方向,孝子们再最后看一眼遗容,盖上棺盖,把铭旌展开放在棺盖上,并在墓坑顶端的小龛里安放“倒头缸子”和长明灯。接下来,由长子背对墓穴先扔三锨土,并以茶酒祭奠,焚燃黄表,随后,孝子、孝眷依次填土后,送葬的众人一起上前填土成坟。众人填土时,不能铁锨空落于地,有需接替者,必先喊一声“锨落了,锨落了”以提醒在旁的人及时接替,一气哈成,将坟垒起,孝子们在墓前下跪,焚烧纸活、祭品,最后在坟头放一花圈以备“攒三”时用,最后离去。

净宅

灵柩一出门,家中就要进行打扫,先烧掉无用不洁之物,再用药水、烈酒泼洒内外,以“驱邪”灭菌。在停放过亡人的地方放一大袋粮食。同时将孝子头顶过的烧纸盆洗净和上发面,等送葬的人回来,面若发起,说明其后代家道兴旺。另在大门口摆放干净的水盆和火盆,水盆里放一把菜刀,以待送殡回来的人净手,寓意刀割水洗。进门时须从火盆上跨过,以祛邪去晦。

祭祀

送殡后三日内,每天晚上亲属要给逝者送“水火”,即用纸扎上草捆,提上开水,到坟头焚纸煨火,用开水祭奠。第三日,孝子们要到坟上去烧纸填土,叫“攒(音cuan)三”,但忌哭泣。从去世之日算起,每隔七天分别叫首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和尽七。首七在村头烧纸,以后烧纸处逐渐靠近坟地,共烧七次。尽七时在坟地烧纸,谓之“七期纸”或“尽七纸”,之后一百天(卒泪),孝子们到坟头烧“百日纸”.孝子百日内不准剃头刮脸,也不准赴宴饮酒娱乐。以后,还烧“头周年纸”(小祥)、“二周年纸”(大祥),三周年谓之“谭服” (或称“脱孝”)。除了烧纸,家境好的还要举办家宴,款待亲朋。  旧时在守孝三年内,子女们切忌吵架、争执,并要素衣、素鞋、素食,有的还要在坟头搭棚守孝。第一年春节,家里不贴春联或贴黄对联。第二年贴绿对联。三周年脱孝后,方可贴红对联,穿新衣裳。十周年时,可大办宴席,以示纪念。

对于非正常死亡的年轻男女,一般实行火化。旧时,死者无嗣,不入祖坟。在外死者其灵柩不得入家。

6、迁坟可以不用棺材吗?

迀坟用不用棺材,根据所迁坟主人的棺木是否完整?古去几十年的,假如棺材板受损严重,无法移动,必须另做一棺材,将人骨复员摆好成型,最好棺材底铺上泥巴,固定尸骨,我曾见过迀祖坟的,就是这么做的[大笑][大笑]

迁坟不再用棺材,尸体经过二年后尸肉已腐化,只剩尸骨,有一种瓷器缸专装尸骨的,用白布红布两层包好尸骨放在瓷缸内封好盖即可,但是要选择吉地配合好良辰吉日安葬,要立好碑文方便后代祀奉寻根问祖,这样做子孙后代就会大吉大利!

7、在农村,为何有些老人五十来岁就制作棺木了?有啥说法?

答:俗话说:三朝孩儿制棺材,到老都是要用的。

五十多岁备棺木在儿时是有很深刻的记忆的,要首先说明的是虽然现在大部分地方都实行火葬,但是很多偏远地区,特别是山区下面的村落,土葬还在实行,所以这个农村老人备棺木的习俗现在少数乡下还是有的。

农村老人对生死看得开,早备棺木早安心,也让后人安心

以前对农村人来说,制作棺木是老来的一件大事,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好的,先要选料,我们这里多数是使用杉木,杉木不易腐烂能够保存的年数长,听说是能够保存数百年不腐。当然有更好的像柏树檀树等但是材料太贵重,只有家境很好的人家才有能力使用,像松木就算差了,其它的木材更被叫做杂木不入流,挑选的木材被尊为“寿材”,这些木材先要放置数年让其自然风干去除水分,我们这都是悬挂在房梁上。小时候7,8岁时大一点的孩子就偷偷和我说,家里房梁上挂的是你爷爷的寿木,刚开始也觉得有些阴森森的。

传统棺木就是这个样子的

民间都有专门做棺木的师傅,以前都是做棺木时请师傅到家里做,一副棺木需要数天时间打造,现在都是向师傅定做,棺木都是由厚木料契合而成,一般会有两三寸或者更厚,实心的,比欧美人那小方盒子厚实多了,和现在的只讲好看的家具也是大大不同。棺木大小造型也有不同,我小时候听说是除了棺木使用合上时用钉子,棺木制作时不使用钉子,讲究的棺木上还要雕龙画凤,做好后要上油漆,棺木正面有时会写上寿字或者是福字。如果棺木一直没有入土,两三年就要再上一道油漆,油漆有黑色的,也有红色的,黑色居多。

真材实料,一看便知。

民间也有借棺一说

正值壮年的人忽然死去,往往是到亲友家里去借棺,小时候听说过,不是特别好关系别人也不会借,借棺是以其它方式还补偿对方,绝不是再做一个棺木还给人家,所以以前农村老人在自己还能劳作身体好的时候准备好棺木,也是怕有个不测到时候麻烦后人,有的地方也有嫁女儿时候做棺木的习俗。但是儿童夭折,年轻人寻短见这些事,也有很多是找师傅现做棺木的,那就没什么讲究了,有什么材料用什么材料。

用料好制作精良的棺木,现在一副价值数万元很正常。

棺木一事民间说法众多,但是都在慢慢简化

以前说棺木摆放在家里,要头朝大门方向,棺木盖不可打开,里面不可放置物品,两副棺木不可叠加摆放,还有钉棺木的钉子,有枣核钉,命钉等等很多,现在都简化了。我有个熟人朋友,老家在河北和湖南交界的山区,他们那里的村湾里目前多数还是土葬,乡村干部也管但是管不了太多,我在他家里看到的棺木里面就装满了粮食,还说棺木里老鼠进不去,又不潮,保存粮食好得很,真是无所禁忌啊。

(部分,如有侵权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8、农村老人去世是怎么办葬礼的,都有哪些讲究?

以前是土葬,现在都是根据国家规定土葬,以前有坟头,现在平头,都是头七过后入土,村里人都会互相帮忙办理老人后事。

我家是云南的,我们这边要是有老人去世的话,他(她)只要一断气,他的家人就会买几包鞭炮来炸响。一呢表示老人不在了,二呢也是相当于通知村上的人,村上的人一听到鞭炮声响就知道哪家哪家有老人走了。

然后是看好日子之后,在下葬的前一天村上的人就会来帮忙,这些来帮忙的人都是他的儿子那一辈的男性去各家各户跪着求来帮忙的,这只是相对于求,其实是一种礼俗。

在下葬的前一天他的子女都要披麻戴孝,男的只要有人来就要跪下给人磕头,表示一种感激、感恩。来帮忙的人会带着一捆柴和一小袋米来。

下葬的那天早早的就敲锣打鼓,准备把老人抬出去入土为安,然后全村的人都还是会来帮忙,然后有一个规矩,就是那天来帮忙抬老人的,要一人抬一个石头或者相对于石头之类的东西,比如砖或者什么,因为这样会比较吉利,是有这种说法的。

回来之后,来帮忙抬的人吃了饭就回去了,剩下来帮忙做饭的人和他的子女,随后帮忙做饭的人也才吃饭就回去了,他的子女还没完事,一般都要到晚上才能回去,然后剩下的就是他的亲生子女的事了。

9、关于悬棺,古人到底是怎么放上去的呢?是从什么朝代盛行呢?

悬棺,中国古代南方一些少数族群的丧葬方式之一,属于崖葬的一种,使用悬棺最出名的,就是古代西南一带的僰人,因此这些悬棺也被称作“僰人悬棺”。

此外,福建武夷山、江西、湖南,乃至于太平洋地区,都广泛存在着类似风俗。

不过,古代的这些人为何要把棺椁放置在悬崖绝壁之上,而且在数千年前,当时科技落后,人们又是如何将数百斤沉重的棺椁放上去的呢。

远古时代的人类,并没有丧葬的概念,不过石器时代随着原始崇拜的出现,丧葬习俗也逐渐产生了,除了土葬、火葬之外,还有水葬、风葬、天葬等等,五花八门。

而西南内陆的长江流域,则出现了一种比较另类的丧葬风俗,那就是崖葬,他们也会使用棺木盛放逝者,不过他们并不是将棺木入土,而是放置在悬崖峭壁上去,而这种“悬棺葬”的崖葬风俗,其实也属于风葬。

通常来说,悬棺要安置在临水的峭壁上,或者将棺木放入悬崖上的天然洞穴内,或者放在人工开凿洞穴内,或者在绝壁上打桩,把棺木放上去。

悬棺葬不仅是分布于我们国家的川西、东南等地,像是在琉球、东南亚的马来群岛还有波利尼西亚群岛等地,也都有差不多的风俗。

整体来说,悬棺的地点,往往都是临水的峭壁,而现在已知年代最悠久的悬棺是福建武夷山的武夷悬棺,是商朝末期的遗存,四川等地现存的僰人悬棺,几乎都是明朝时期出现的,而这个时期,世界范围之内的悬棺风俗已基本接近消失。

从各地已发现的悬棺年代来看,这样的风俗主要是沿海地区逐渐向内陆深入传播的,因此有观点认为这是古代东南之地的越人风俗,随着越人的迁移传入内陆。

现在已发现的悬棺,不管是东南之地的,还是西南内陆的,往往都是重达数百斤,江西与福建等地的棺木,大多都是用单根巨木制成,非常沉重。

这就是悬棺最古怪的地方,别说是在上千年前,即便是现代,想要把如此沉重的棺木放到几十米上百米的峭壁上,也绝非容易的事情,江西等地曾经广泛进行悬赏,向各界征集破解悬棺之谜的方法,结果冒出了各种古怪方法。

主要的就是堆土法与行水法,也就是用堆土堆至洞口,放好棺木再挪走堆土,或者是等水位升高将棺木放入洞口,可这两种方法都被推翻。

经过多番的探讨与研究,虽然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主要的说法就是垂悬法,也就是将棺木运至悬崖顶端,然后用绳索困住棺木,放置到峭壁之上。

可这样的方法也有缺漏无法解释的地方,因为武夷山等地发现的棺木,有的重达上千斤,是用整根大楠木制成,而且其所在峭壁根本没有上去的路,就算使用现代机械也很难做到,古人到底是怎么把巨棺送上去的,至今是个谜。

正因如此,直到现在悬棺到底是如何完工的,还是众说纷纭,大多数对于悬棺安置方法的说辞也往往来自于推敲想象,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至于古代为何会产生悬棺这样的崖葬风俗,从僰人与古代羌人所留下的记载之中来看,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先祖对于自然万物的崇拜。

僰人觉得,人离世之后不能够沾染地气,不然其灵魂就无法升入天界,采取悬棺方式,也是为了让魂灵可以升入仙界,而羌人觉得,悬棺崖葬的方式能够让肉身悬空,灵魂飞升,由此可以获得无比的神力,对子孙有庇佑之效。

总的来说,过去的悬棺风俗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的文化所致,这与我们所说的入土为安,还有藏地、蒙古的天葬风俗,都是一样的道理

按照考古来看,上古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悬棺风俗,春秋时代之后一直都在流行着,而直到明朝中晚期,悬棺逐渐消失,最后使用悬棺的就是西南的僰人。

使用悬棺的,并非是中原的汉人,主要都是东南沿海的百越与西南之地的诸蛮,而这些族群在先秦时期,多多少少都同属越人文化影响区,他们有着类似风俗也很正常,明朝时期,僰人们为了避免朝廷围剿等原因,开始摒弃自身文化传统。

由于诸族之间的文化融合,悬棺风俗也就慢慢消失了,僰人成了最后使用悬棺的族群,明朝之后东亚地区基本也就没有了悬棺这样的崖葬方式。

古人的技术智慧,有的现在还不明了!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657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